,提醒在粵東沿海作業(yè)的漁船要提前做好回港避風準備。22日國家防總防臺風異地視頻會商會后
,劉昆副省長隨即在貫徹會議上要求全省沿海各市要按防臺風“四個百分百”的要求做好防風工作
,在臺風影響前,所有出海漁船必須及時回港或就近避風
、漁業(yè)人員必須全部上岸避險
。
25日14時40分,揭陽市惠來縣神泉鎮(zhèn)神泉漁港
,上千艘漁船密密麻麻地泊滿了港口
。雖然下起了小雨,但幾艘漁政快艇匆忙啟動往遠處開去
?吹接浾卟唤獾纳袂椋輥砜h三防辦負責人解釋說:“他們出去是在近海搜索還沒回來的漁船
,讓他們回港避風
。”
在汕尾市沙蛇尾漁港
,在惠州市沿海的巽寮漁業(yè)村
,在以近海養(yǎng)殖捕撈為主的汕頭大圍,記者看到近海地區(qū)的漁船都已回港避風
,當地的海事
、海洋、漁業(yè)部門還在反復檢查核實
,以防信息誤報
。據統(tǒng)計,珠江口以東沿海汕頭
、潮州
、揭陽
、汕尾、惠州
、深圳等6市共有近15000艘漁船回港避風或就近避風
,魚排作業(yè)人員8799人全部上岸避險
。
26日下午13時許
,狂風大作,揭陽市惠來縣蜈蚣嶺水庫的工作人員正在大壩上仔細巡邏
,目的是消除降雨可能對水庫帶來的險情
。工作人員說,雖然水庫在2008年9月剛完成了除險加固
,但是萬一臺風帶來強降雨
,水庫大壩依然有面臨危險的可能。
廣東省防總四五天前就下發(fā)了通知
,要求粵東各地及相關部門對海堤
、水庫、山塘
、尾礦壩進行深入檢查
,切實落實應急防護措施,確保工程及其下游受影響群眾的安全
;同時要求強化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工作
,做到預案到位、預報到位
、預警到位
、轉移到位
;輥砜h縣委書記林旭群告訴記者:“我們要把受威脅的群眾徹底轉移到安全地方
,不漏一戶,不留一人
!
雖然省里要求沿海各市按防臺風“四個百分百”——出海漁船百分之百回港、漁排養(yǎng)殖人員百分之百上岸
、海上作業(yè)人員百分之百轉移上岸
、居住在危險地帶的人員百分之百轉移到安全地帶的要求做好防臺風工作,但實際上各地市除了履行“四個百分百”要求之外
,還都在加大公共設施的巡查和防護力度
,加強安全檢查和加固,不遺余力地消除安全隱患
。
臺風的運行路徑每小時更新一次
,電臺和電視臺滾動播出臺風信息
,風情、雨情
、海浪等信息被及時發(fā)送到三防人員和群眾的手機上
,各地的搶險隊伍和物資逐項被落實……他們已經做好了持久戰(zhàn)的準備。
竭盡全力 同心協力
24日上午10時許
,正在省水利廳召開會議的水利廳廳長黃柏青突然離開會場
,快步來到三防值班室,緊盯三防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大屏幕
,一番查看之后又向值班人員詢問起臺風的發(fā)展情況
,只聽得他跟值班人員囑咐說“漁船容易出事,要特別關注……汕尾的魚排比較多……”
,片刻之后又快步走出值班室奔向會場
。值班人員笑了笑說,“沒辦法
,一到臺風來的時候廳長就這樣
,太關切了”
!笆谰趴找惨苑廊f一”
,副廳長邱德華身為廣東防總秘書長,每天坐鎮(zhèn)指揮
,“這里(值班室)就是我的辦公室”
。
三防辦的小羅告訴記者,不管有無臺風
,汛期這里實行的是24小時值班制度
,當臺風來臨時,實行的是正
、副兩班同時值守
。59歲的副調研員陳仕強,平時主要負責項目管理工作
,但是一到汛期臺風來臨
,就要馬上加入到三防辦全員值守的隊伍。雖然明年就到退休年齡
,但他也一樣跟一班年輕人一起輪流熬夜值班
。見他十分疲倦的樣子
,記者問他幾天沒有休息
,他淡淡笑一下說
,“一個月也回不了幾次家
,前幾天剛回家,這不
,“天秤”來了我就被召回來了”
。
27日上午
,佛山市禪城區(qū)東平水道,市水文局正在進行針對塌方的水文應急預案演練
。佛山市搶險隊陳隊長介紹說
,臺風暴雨后不管河道里的水流如何,依靠先進的側掃技術仍然可以清晰地檢測到河道的水下狀況
,從而為行洪和疏浚提供技術支撐
。盡管天氣悶熱難當,記者看到執(zhí)行演練的水文工作者汗流浹背卻仍然一絲不茍
,全神貫注
。
而此時,佛山沙灣張槎鎮(zhèn)的廣東省三防潛水一隊的隊員們
,正在酷暑里辛苦操練,隨時等候出征任務
。這支半軍事化管理的潛水隊屬于廣東省級防汛應急搶險隊伍的一員
,當臺風和洪水來臨,水利工程出險時
,他們能夠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及時查險、排險
,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33歲的潛水隊吳隊長說,他們時刻關注著臺風“天秤”的動向
,“我們訓練就是為了搶險救災
,有戰(zhàn)斗的時候我們立即出發(fā)”。
因為“天秤”
,廣東各級政府和三防成員單位都取消了周末假日
,對此沒有人有怨言。每當臺風來臨之前
,甚至在整個防風抗災的汛期
,上至廳長下至普通工作人員,廣東水利的每一位干部職工都樂于發(fā)揚獻身
、負責
、求實的水利行業(yè)精神,“舍小家
、顧大家”
,全身心投入工作,自覺加入到堅守崗位
、樂于奉獻的隊伍中去
。
在上下一心
、眾志成城的防風戰(zhàn)線面前,臺風“天秤”退卻了
。8月28日
,在南海東北部畫了一個橢圓的“天秤”,再次轉向東北
,經臺灣南部向北而去
。上午9時,廣東省防總宣布解除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
,標志著 “天秤”對廣東省的影響基本結束
。數天來,圍繞“天秤”的奉獻和付出何止一萬
?
!令人欣慰的是,這些奉獻和付出有效避免了萬一的傷亡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