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9日,農(nóng)歷臘月24小年
,劉中芹家團年飯上,湖北省宜都市水利局駐村扶貧干部葉定洲
、鄒建新等與劉中芹一起話家常
,談未來。
劉中芹是高壩州鎮(zhèn)灣市村人
,因小兒麻痹癥高位截癱。來宜都謀生的秭歸人劉紅兵沖破世俗
,與之相愛。倆人相依為命
,風雨同舟,從賣小菜到養(yǎng)豬喂雞
,蓋了新房
,結(jié)婚生子
,劉中芹從殘疾人到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成為村里致富能手
。可好景不長
,一場禽流感雞鴨全死光,20萬元血本無歸
,家里能賣的都賣了
,家徒四壁,倆人欲哭無淚
,重新靠賣小菜生活,勉強維持生計
,每逢過年像孫子一樣面對催債人
。
劉中芹是剛強守信用的人,發(fā)現(xiàn)城里人喜歡吃干菜
,賣這東西是條路。做干菜需要烘干設(shè)備和大棚
,幾萬元的啟動資金哪里來
?誰愿把錢借給我這樣的殘疾貧困戶
?彷徨、嘆息
、焦慮……劉中芹僅靠家里兩口缸做咸菜
,提籃小賣
。
前年市直單位與貧困村“一對一地”地精準扶貧
,水利局結(jié)對灣市村,工作隊駐村扶貧
,劉中芹看到了希望。
市人大指導水利局扶貧工作
,人大副主任吳洋率水利局黨組班子成員進村入戶,得知村民創(chuàng)業(yè)脫貧的想法
,決定設(shè)立10萬元創(chuàng)業(yè)基金,哪個貧困戶想創(chuàng)業(yè)
,只要項目可行
,就可自愿申請。劉中芹領(lǐng)來6萬元創(chuàng)業(yè)基金
,與丈夫起早貪黑,修大棚
、砌水池,買來烘箱和清洗設(shè)備
,收購村民自留地里的綠色蔬菜
,晾成干豆角、干辣椒
、干茄子皮
、干蘿卜條
,工作隊派一名干部保姆式地全程幫扶,市場一點點打開
,生意一天天大起來。工作隊幫她在街上租個門面
,“宜枝獨秀特產(chǎn)閣”招牌引人注目
,貨架堆滿干菜等山貨特產(chǎn),水池里腌制2400多斤壓白菜
,網(wǎng)店實體店齊頭并進占市場
,2016年收入8萬元,2017年突破10萬元
。
2月9日臘月24小年這天
,記者在劉中芹家看見
,幾個大水池的壓白菜(類式北方酸菜)全部撈干賣完
,十幾口大缸里的榨廣椒(辣椒與玉米混合的食物)也全部告罄。女兒女婿在家忙碌年飯
,親情濃濃
,家庭和睦
。還有一位殘友從宜昌趕來幫她收拾屋前屋后
,正趕吃年飯,劉中芹說啥要留下這些好心人一起吃年飯
。
“今后還有什么困難盡管說
,我們會繼續(xù)幫助你的
。” 劉中芹接過話茬說
,“雖然我是殘疾人行動不便,但只要大腦不殘疾就不是殘疾人
,F(xiàn)在可以說我已經(jīng)脫貧了,去年還拿出5000元幫助5個貧困戶孩子讀書
。人要講良心
,政府幫助我,我就要報答社會
!”
團年飯上,好幾道菜都是劉中芹家干菜作坊的土特產(chǎn)
,臘肉飄香
,壓白菜清脆,干辣椒
、干茄子皮流淌鄉(xiāng)愁新韻
,火鍋把劉中芹的臉龐映得格外紅潤
,談到未來
,她想通過土地流轉(zhuǎn)多承包些田地
,多種玉米做榨廣椒,多種蔬菜做干菜
,做出自己的品牌
,帶動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駐村水利干部掏出筆記本說
,村里原有85戶281人貧困戶,到2015年還剩29戶79人
,去年解決了12戶
,今年解決了7戶,還有10戶“老大難”
,今后我們繼續(xù)因戶施策
,讓窮戶脫貧
,脫貧的戶不返貧,幫扶之手越拉越緊
,確保 2020年前全面實現(xiàn)精準扶貧目標
。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8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