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市、縣
、鄉(xiāng)鎮(zhèn)
、村組防汛責任人切實做好危險區(qū)域人員轉移工作,明確人員
、路線
、安置地點及各項保障措施,橫向到邊
,縱向到底
,確保不漏一人,確保群眾安全
。
技術指導 協(xié)調聯(lián)動
眾志成城守衛(wèi)家園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風雨同舟,和衷共濟
。從各方匯聚起的防御合力
,讓抗災救災的底氣更足、信心更大
。
在海南防御強降雨和臺風關鍵期
,國家防總派出以國家防辦副主任符傳君為組長,由珠江委相關人員組成的國家防總工作組
,一行四人赴海南省協(xié)助指導臺風“電母”防御工作
。
傳達黨中央、國務院及國家防總領導指示精神
,慰問受災群眾;檢查防汛責任制落實情況和預案體系執(zhí)行情況
,察看汛情
、險情、災情
,并向國家防總反映進展情況和問題
;向國家防總和地方防汛抗旱指揮部提出抗洪搶險
、抗旱救災工作建議;指導
、協(xié)助地方開展防汛抗旱防臺風工作……作為國家防總的“尖兵”與“耳目”
,工作組既帶著國家防總對一線防汛人員的問候,又是防辦工作的延伸
。國家防辦主任李坤剛每天將會商成果與決策意見傳達給前方工作組
,工作組也及時反饋前方信息。
17日
,儋州市春江水庫(中型)超過設計水位,工作組立即趕到現(xiàn)場
。在最高超校核水位13厘米的關頭
,了解水庫下游群眾轉移情況后,工作組果斷建議水庫加大泄量
、降低水位
,最終確保了大壩安全。
18日
,509隊水庫出險
,工作組克服交通等種種困難趕到現(xiàn)場,指導壩坡應急搶險
、溢洪道清障泄洪
,及時降低水庫水位,最終化險為夷
。當天晚上,工作組在臨高縣三防指揮部通宵堅守
,指導搶險救災工作
。
19日,在多處道路被淹的情況下
,工作組蹚水探路
,趕往臨高縣抱美一水庫指導搶險救災、群眾轉移安置等工作
。
…………
汛情就是號角
,險情就是命令。工作組時刻牢記使命
,不畏艱險
,多次克服通信中斷、交通遇阻
、滂沱大雨等困難
,用專業(yè)知識和責任擔當
,一次次化險為夷
。
73歲的水利部建安中心專家曹征齊
,18日正在海南出差,得知抱美一水庫出現(xiàn)重大險情后
,迅速出發(fā)
,顛簸3個多小時趕往現(xiàn)場。當時水庫堰上水深已達4.2米
,水位距壩頂臨時壘填土袋僅20厘米
。下游就是臨高縣城17萬群眾和9.2萬畝耕地,上游堯龍水庫正自動溢洪
,情況十分危急
!曹征齊走上溢洪道工作橋,細看險情
,詳詢工況
,擬定方案,使隨后增援的武警得以迅速有效開展搶險工作
。而在威脅解除后,專家們又從搶險工地直奔下一個目標……
大愛馳援
,共護家園
。防御強降雨過程中,海南省防指派出6個工作組
,交通
、民政、衛(wèi)計
、海洋、工信
、電網(wǎng)等部門共派出33個工作組
,奔赴一線檢查督導。工作組的專家們?yōu)榉姥磽岆U提供技術指導和決策建議
,監(jiān)督各項防御措施的有效落實
,而解放軍、武警官兵則是抗洪搶險的中堅力量
。
海南軍、警
、地聯(lián)動
,充分發(fā)揮軍警抗洪搶險救災主力軍
、突擊隊作用。各駐瓊軍警部隊共出動兵力1.7萬人次
,搶險舟艇2 349艘次
,車輛1 259臺次,轉移群眾15 032人
,救助遇險船舶94艘
。省防汛機動搶險隊派出全體隊員,出動沖鋒舟25艘次
、車輛36輛次
,分赴受災最嚴重的市縣參與轉移救援和工程搶險。
“電母”帶來極強降雨
,瓊州上下全力迎戰(zhàn)
。海南抓早抓細抓實,各級各部門有力有序防御
,最大程度保障了瓊州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彰顯超越雷電之神的速度和力量
。隨著風雨影響減弱
,防汛防臺風應急響應終止,各項災后重建工作正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