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管等火工器材和兩艘橡皮艇搬運到堰塞湖岸邊。運送路程雖然只有3.5公里
,但一路上險相叢生
,道路被地震扭曲撕裂,路基幾乎徹底損毀
;道路一側(cè)是不斷滑落石塊的山體
,另一側(cè)是水流湍急的綿遠河,他們只能在隨時都有滾石下落的塌方體上摸索著前進……
一路上
,18勇士發(fā)揚攻堅克難
、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每人背負近50公斤炸藥和器材
,喊著號子
,互相鼓勵,相互攙扶
,在刀尖般鋒利的亂石叢中匍匐
、翻滾、攀爬著……突然間
,大地一下子顫動起來——一次5級以上的余震襲來
!
“快速前進!快速前進
!”武警水電三總隊十支隊支隊長李書健大聲地吼著
。他站在懸崖邊一邊揮舞著手臂,一邊對著身邊魚貫而過的戰(zhàn)士
。突然
,戰(zhàn)士王小一個趔趄,幾乎摔倒
,龔軍倉回手拽了他一把……此時
,王小回頭看去,腳下就是70多米深的綿遠河谷。對面的山坡上
,一塊巨石裹著滾滾沙塵
,從數(shù)百米的山頂直沖下來,夾裹著路邊一輛被遺棄的越野汽車
,一起滾落到河水中
,激起了4、5米高的巨浪……
3.5公里的行程
,近2個小時的艱難跋涉
,18位勇士終于到達堰塞湖對岸,乘上橡皮艇向壩體駛?cè)ァ?
快速準確實施壩體爆破…… 突破第二道難關(guān):與時間賽跑
,用最快速度在堰塞湖的壩體上實施爆破作業(yè)。壩體爆破排險
,技術(shù)要求非常高
,危險性極大。面對70多米高的壩體
,十支隊一中隊中隊長袁帥
,拿出幾個月大兒子的照片,用力親了一口
,然后背起炸藥箱
,沿著巨大石塊間的縫隙攀爬了上去;“爆破專家”楊享渠爬了上去
,戰(zhàn)士們也都跟著爬了上去
。勇士們承受著危險和壓力,邊裝藥
、裝導(dǎo)爆索
,邊觀察周邊險情;爆破專家精心計算著爆破裝藥量
,為確保爆破成功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
。總隊參謀長梁建忠
、支隊長李書健不停地沿著長100多米
、寬150多米的壩頂來回進行著勘測和指揮……
山下,前進指揮所王殿林副總隊長通過衛(wèi)星電話和專用電臺
,不間斷地與排險隊員喊話聯(lián)系
;堰塞湖壩頂,指揮員邊組織指揮現(xiàn)場爆破作業(yè)
,邊向前進指揮所匯報進展情況
。排險一線的每一個訊息時時刻刻牽動著前后方官兵緊揪的心。
不斷的余震,不斷的山體滑坡……
裝藥過程中
,又一次余震發(fā)生了
。高聳脆弱的山體不住地晃動,石塊沿著山體滾落下來
,飛濺到湖水中……
但勇士們鎮(zhèn)定自若
。“爆破專家”楊享渠
、作訓(xùn)參謀龔軍倉一邊測量堆積體
,一邊計算所需炸藥的當量,認真地記在一張張紙條上
,用石子壓在巖石旁
。勇士們動作有條不紊,就像一條流水線
,按照紙條上的數(shù)據(jù)
,熟練地將電雷管與火藥裝配好,安放到準備爆破的巨石下
,然后連接導(dǎo)爆索
。每一個步驟都是那么仔細,絲毫不敢有半點馬虎
。
經(jīng)過6個多小時艱苦奮戰(zhàn)
,18勇士順利完成裝藥、接線等爆破準備工作
,迅速向安全地段撤離
。
18:20,梁參謀長下達爆破命令
,隨著“轟”的一聲巨響
,“懸湖”水沿著爆破形成的25米寬的缺口緩緩泄下,堰塞湖首次爆破排險成功
。
爆破行動得到專家一致贊揚
。5月22日,根據(jù)水利部專家評估
,爆破效果很好
,達到預(yù)期目的,可能形成的洪水得到有效控制
,最大程度降低了堰塞湖一次性潰壩的風險
。
此次爆破,既緩解了堰塞湖潰堤的險情
,保證了下游災(zāi)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
,為下階段排險工作爭得了寶貴時間,也為水電部隊下一步大規(guī)模展開堰塞湖除險提供了成功經(jīng)驗。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08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