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防總
、流域防總和地方各級防指精心調度水利工程
,發(fā)揮了巨大的防洪減災效益。
據悉
,在應對太湖
、淮河和長江下游洪水過程中,太湖防總調度太浦閘和望亭
、常熟水利樞紐等骨干工程
,充分利用長江和杭州灣口門搶排澇水,降低河湖水位
,累計排泄太湖洪水16.26億立方米
;安徽省啟用荒草二圩、荒草三圩蓄滯洪區(qū)分蓄洪水5 500萬立方米
,降低滁河水位0.5~0.8米
;河南、江蘇等省組織督促超汛限水位運行的水庫和洪澤湖等重要湖泊加大泄量
,為迎接后續(xù)洪水預留庫容
。此外,“東方之星”號客輪失事后
,國家防總指導長江防總調度三峽水庫
,將下泄流量由17 200立方米每秒壓減至7 000立方米每秒,為救援打撈工作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
各地在防御年初以來正面登陸我國最強臺風“蘇迪羅”過程中
,強化工程調度,發(fā)揮防洪工程最大效益
。太湖防總適時壓減太浦閘下泄流量
,為杭嘉湖南排工程泄水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春臃揽偧訌娏藙倮
、新沭河、劉家道口閘等骨干工程的調度
。福建省在鰲江洪水期間科學調度山仔水庫
,將入庫洪峰5 250立方米每秒削減為3 0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達43%
。浙江省加強水庫
、閘壩、泵站的調度
,臺風影響前預泄預排2.73億立方米
,臺風登陸影響期內攔蓄洪水6.26億立方米。江蘇省加強常熟水利樞紐
、武定門節(jié)制閘
、沿海四港
、洪澤湖三河閘等工程的調度,提前預降重點地區(qū)河湖庫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