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而美的城市
,在現(xiàn)代化
、新型城鎮(zhèn)化加速發(fā)展的今天,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治城先治水”的發(fā)展理念
,積極探索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爸纬窍戎嗡崩砟畹谋澈螅心男┧妓骱涂剂
?揚州推進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效
?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給揚州城市發(fā)展、人民群眾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和改變
?日前
,本報記者專訪了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
水是揚州發(fā)展最寶貴的資源、最獨特的品牌和最基本的民生福利
記者:揚州為什么要提出“治城先治水”這一發(fā)展理念
? 謝正義:揚州把中央精神
、地方實際、城市發(fā)展和百姓福祉結合起來
,以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為契機,在水利部和江蘇省水利廳的支持下
,提出了“治城先治水”的理念
,成為揚州市委市政府乃至全市上下的共識。具體講主要基于五個方面的考慮
。
一是落實十八大精神,實現(xiàn)美麗中國夢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tài)文明建設擺在了社會主義事業(yè)“五位一體”的戰(zhàn)略高度
,開啟了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新時代。水是生態(tài)之基
,生態(tài)文明首先是水生態(tài)文明,沒有水生態(tài)文明
,就沒有美麗中國夢的實現(xiàn)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十六字水利工作方針,水利部提出《關于加快推進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
,這些都為揚州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
。
二是揚州實際發(fā)展的需要
。大自然對揚州最大的眷顧就是水,水是揚州發(fā)展最寶貴的資源
、最獨特的品牌和最基本的民生福利。揚州城喝的是長江水
,流的是淮河水
,還有高郵湖
、邵伯湖、寶應湖等優(yōu)越的水系資源
。水在揚州從古至今都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沒有水
,就沒有揚州城
。因此,揚州必須依靠水
,把水治好,真正變水害為水利
,以水利現(xiàn)代化
,保障“幸福揚州”建設。
三是國家戰(zhàn)略的需要
。我們把水治好
,是服從和服務于國家戰(zhàn)略要求的重要體現(xiàn)
。揚州是淮河入江水道主要所在地
,淮河70%的洪水通過揚州入江入海。揚州是長江下游重要城市
,同時還是南水北調這一國家戰(zhàn)略的東線源頭。我們要做好揚州的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
,確保江淮安瀾
,確保一江清水北送。
四是城市化發(fā)展的需要
。世界上所有美麗的城市肯定是圍繞水做文章的。揚州城市的發(fā)展建設要拉開大框架
,做好大文章
,同樣需要水生態(tài)文明的支持。離開了水
,大框架、大景觀便都無從談起
。
五是踐行群眾路線
、回應群眾呼聲的需要
。揚州是個水城,河網密布
,老百姓的生活與縱橫交錯的河道密不可分。我們市區(qū)至今還有8條黑臭河道
,老百姓多有怨言
。我經常跟我們的干部講,如果我們自己天天住在臭水河邊
,是什么樣的感受。喝上干凈水
、吃上放心菜
、呼吸新鮮空氣
,是老百姓最基本的期盼,因此
,我們必須對揚州老百姓有個交代
,這是民意所在、眾望所盼
。
系統(tǒng)謀劃“不淹不澇、清水活水、親水近水
、節(jié)水護水”系列工程建設
記者:確定“治城先治水”的理念后,揚州怎樣推動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
謝正義:推進“治城先治水”很重要的一個經驗就是系統(tǒng)謀劃
。水從天而降
,往低處流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我們城市規(guī)劃管理者要做“風水”大師,要搞清楚“風往哪里吹
,水往哪里流”
,要尊重和順應水流的自然規(guī)律
,全面系統(tǒng)地研究水的問題
,以系統(tǒng)的觀念來支撐“治城先治水”。
揚州“治城先治水”可以總結為八個字:外防
、內排
、活水、治淮
。外防
,就是要把長江水、淮河水
、丘陵洪水防在城市之外,不能對城市造成危害
,確保形成城市防洪圈
。內排,就是要把城區(qū)多出的水
,排到城外去
。揚州城區(qū)是一個地勢比較低的地方
,同時又是一個不平的城市
,容易形成地表徑流
;钏褪侵攸c打造京杭運河
、古運河
、沿山河三大活水通道,以此為基礎
,通過建設閘站
、整治河道
、拆除阻水壩埂
、溝通水系來組織河道的有序流動。依托揚州依江傍淮優(yōu)勢
,充分利用本地降雨滯蓄和淮河入江水道行洪棄水,構建“江淮互濟
、北蓄南排
、動靜結合”的活水體系。治淮
,就是依托國務院批復實施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
,主要實施高郵湖新民灘
、邵伯湖東西新圩
、花園墩等阻水灘的切除
,并對沿線的堤防進行加固,修筑堤頂道路
。
淮河入江水道切灘工程等一系列國家級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為揚州興修水利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保障。在國家和省里的支持下
,揚州被列入全國水生態(tài)文明試點城市
,按照水利部要求,結合揚州實際
,我們提出建設“清水活水、不淹不澇”城市
。
清水活水
,就是要全面整治城區(qū)水體環(huán)境,突出主干河道和主干管道
,綜合采用排污截污、調水引流
、定期清淤
、生態(tài)治理等舉措
,努力做到城區(qū)活水全覆蓋
,實現(xiàn)城鄉(xiāng)水清岸綠景美
。
不淹不澇
,就是一旦下雨,城區(qū)里的積水要及時排掉
,同時要最大限度地擴充城市對雨水的涵養(yǎng)量
。這就要依托長江
、淮河
、運河以及高郵湖、邵伯湖等水網
,改造積水點
,分流雨洪
,梳理城區(qū)水系
,提升主樞紐,暢通大動脈
。
打造不淹不澇城市 ,讓良心工程真正成為民心工程
記者:說到“不淹不澇”城市建設,前不久的幾場強降雨過后 ,揚州沒有像很多城市一樣進入“看
!蹦J剑瑥V播里
、電視里很多市民為此“點贊”,請您再詳細介紹一下
。
謝正義:我們提出來要建“不淹不澇”城市
,因為一到暴雨來臨,城市許多街道小區(qū)汪洋一片
,不光老百姓睡不著覺,我們也睡不著覺
。很多水利工程是地下工程
、隱性工程,盡管看不見摸不著
,但是老百姓感受得到
,是良心工程
、公益工程
。寧可少建幾座高樓大廈,也要讓城市“不淹不澇”
。5年來
,揚州市按照總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的原則
,投入14億元
,圍繞積水路段整治這一主線,同步實施防洪河道整治和排澇閘站配建
,強勢推進易淹易澇片區(qū)改造
,迅速提高了城市道路排澇能力,切實保障了城市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
,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治城先治水”帶來的好處
,讓良心工程真正成為民心工程。
不集中力量干幾件大事 ,水生態(tài)文明就是一句空話
記者:在系統(tǒng)謀劃的基礎上 ,揚州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保證規(guī)劃的落地實施?
謝正義:有規(guī)劃更要行動
。揚州以重大投入和重大工程為抓手
,實實在在建幾個水利工程來推動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
從投入上來講
,揚州在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里的支持的同時
,每年從土地出讓的毛收入里提取10%
,用于水利建設
。無論是從財政收入占比,還是總量上來看
,揚州市本級對水利工程的投入都是歷史上最多的
。
從工程建設上來講
,近年來
,揚州不等不靠,主動出擊
,謀劃建設了很多大型工程
,建設了很多泵站
,對很多河道進行了清淤疏浚
。同時,實行區(qū)域供水與農村飲水安全一起抓
,讓城鄉(xiāng)居民飲用上了同源
、同網
、同質的水
,F(xiàn)在揚州最偏遠的農村,甚至包括安徽省天長縣部分老百姓都喝上了跟揚州城里一樣的水
。
兩年前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方案中提到的目標行動,我們確保說到做到
,有的已經做成了,有的正在扎實推進
。目前
,我們正在謀劃“十三五”規(guī)劃,再建設一批大的水利工程
。不集中力量干幾件大事,水生態(tài)文明就是一句空話。
拉開城市大框架,做好水利大文章
記者:請您談談?chuàng)P州水利工作特別是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是如何影響城市發(fā)展的。
謝正義:立足揚州自身實際,我們抓住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帶來的重要機遇
,順勢而為,乘勢而上
,拉開城市大框架
,做好水利大文章,力爭把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做到極致
。
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淮河入江水道切灘工程
。正是由于有了切灘工程
,洪峰來了才能化險為夷,邵伯湖才能由“洪水走廊”變成一個80平方公里的平靜湖面
。從高郵湖到邵伯湖到廖家溝到淮河入江水道入江口
,規(guī)劃建設揚州的“江淮生態(tài)大走廊”
,真正讓揚州從“瘦西湖時代”跨入“邵伯湖時代”
,邁向“高郵湖時代”。
為進一步做好水景觀
,我們還通過人大立法的形式
,把邵伯湖
、“七河八島”地區(qū)臨水的所有空間
,全部變成公共空間,不允許成為房地產的私家領地
,做到控寬
、控高、控開發(fā)強度
、控污、禁違法建設的“四控一禁”
,真正還水于民
,做好水文章。
水是最大的基礎工程,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民心工程
記者:在您看來,揚州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與老百姓的關系是怎樣的?
謝正義: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各項工作的落腳點都在民生上
。水利為民,水利富民
,水利利民
,所有的工作都是為老百姓服務的。
我們做區(qū)域供水和飲水安全工作
,使所有揚州人喝上同源
、同網、同質的高標準飲用水
。我們做河道清淤工作
,解決老百姓身邊的水污染問題。我們提高防洪排澇水平
,讓老百姓時刻感覺到這個城市是安全無虞的
。
水的工作一定要做好,這是最大的基礎工程
,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民心工程。人人都需要
、天天不可少的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最基本要素
,最基本的就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民生就是最重要的民生
。
水生態(tài)文明建設究竟做得好不好還是要老百姓說了算,堅持把為老百姓服務作為我們所有工作的導向
,在利民
、為民、惠民上再多做些文章
。我們努力讓老百姓喝上干凈水
、確保清水活水、做好水景觀
、做好水文化
、把公共空間留給老百姓等,一切都是為了讓老百姓能生活在一個水清
、流暢
、岸綠
、景美的新?lián)P州。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1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