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1個(gè)省(區(qū)
、市)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tuán)提供農(nóng)業(yè)灌溉
、城鄉(xiāng)供水和生態(tài)用水的小(Ⅰ)型以上水庫共34051座(其中大型水庫434座
,中型水庫3196座
,
。á瘢┬退畮30421座
,蓄水總量為1882.14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蓄水1280.34億立方米,占蓄水總量的68%
;中型水庫蓄水404.59億立方米
,占蓄水總量的21%;
。á瘢┬退畮煨钏197.36億立方米,占蓄水總量的11%
。
從各省蓄水總量來看
,排在前十名的省(區(qū))分別是浙江
、廣東
、吉林
、江西
、福建、湖北
、湖南
、安徽、黑龍江
、廣西,蓄水量分別為294.09億立方米
、220.42億立方米
、141.62億立方米、137.38億立方米
、114.81億立方米
、105.99億立方米、91.48億立方米
、85.35億立方米、80.50億立方米
、80.16億立方米
。其中,蓄水量超過100億立方米的省共有6個(gè)
,蓄水總量為1014.31億立方米
,占全國蓄水總量的54%;排在后十名的
。▍^(qū)
、市)分別是寧夏、上海
、青海
、天津、甘肅
、新疆、陜西
、西藏
、山西、貴州
,蓄水量分別為0.34億立方米
、1.88億立方米
、3.58億立方米、5.25億立方米
、8.72億立方米
、10.96億立方米、11.63億立方米
、12.27億立方米
、12.88億立方米、13.41億立方米
。其中,蓄水量少于10億立方米的共有5個(gè)
。▍^(qū)
、市),蓄水總量為19.78億立方米
,僅占全國蓄水總量的1.0%
。
與常年同期相比,全國蓄水總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4%
,多蓄43.15億立方米。其中
,21個(gè)
。▍^(qū)、市)的水庫蓄水量偏多
,黑龍江偏多1.3倍
,多蓄46.08億立方米;天津偏多1.0倍
,多蓄2.72億立方米
;重慶偏多67.9%,多蓄7.09億立方米
;貴州偏多57.1%
,多蓄4.87億立方米;福建偏多49.1%
,多蓄37.81億立方米;海南偏多44.1%
,云南偏多40.7%
,安徽偏多40.3%,湖南偏多40.2%
,山西偏多35.4%
,內(nèi)蒙古偏多25.1%,浙江、廣東
、廣西、河北
、江西偏多一到兩成
;寧夏、四川
、江蘇
、西藏、陜西等地區(qū)略偏多
。全國有10個(gè)省(區(qū)
、市)的水庫蓄水量偏少
,其中,吉林偏少59.6%
,少蓄208.53億立方米
;北京偏少35.6%
,少蓄8.15億立方米
;山東偏少30.6%,少蓄16.34億立方米
;新疆偏少29.0%
,少蓄4.47億立方米
;遼寧偏少25.2%,少蓄7.27億立方米
;湖北偏少12.5%,少蓄15.15億立方米
;新疆兵團(tuán)
、甘肅、河南
、青海等地區(qū)略偏少
。
與常年同期相比
,東北地區(qū)(遼寧
、吉林、黑龍江)蓄水量為243.69億立方米
,比常年同期偏少41.0%
,少蓄169.73億立方米。其中
,吉林與同期蓄水相比偏少59.6%
,少蓄208.53億立方米
;遼寧較同期蓄水偏少25.2%,少蓄7.27億立方米
;黑龍江卻比常年同期蓄水偏多1.3倍
,多蓄了46.08億立方米。華北地區(qū)(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蓄水量為81.33億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偏多6.3%
,多蓄4.85億立方米
。除北京比同期少蓄水外,天津、河北
、內(nèi)蒙古、山西分別比同期多蓄2.72億立方米
、2.42億立方米
、4.50億立方米和3.36億立方米
。西北地區(qū)(陜西、甘肅
、青海
、寧夏、新疆
、新疆兵團(tuán))蓄水量為51.52億立方米
,與常年同期偏少10.4%。除新疆和新疆兵團(tuán)蓄水比常期偏少29.0%和5.8%外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較同期持平。西南地區(qū)(四川
、重慶
、貴州、云南
、廣西)蓄水量為233.48億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4.5%
,多蓄45.89億立方米
,五省(市
、區(qū))分別多蓄一到六成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江蘇、安徽
、江西、湖北
、湖南)蓄水量為492.70億立方米
,與常年同期偏多11.1%,多蓄49.40億立方米
,除湖北少蓄12.5%外
,安徽、湖南多蓄四成
,江西多蓄一成,江蘇持平
。
總的看
,全國蓄水總量與常年同期持平
,蓄水情況總體較好,為冬麥區(qū)播種和返青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