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記者問他干旱缺水是否影響今年的收成時
,他憨實地說:“應(yīng)該不會
。”
5月31日下午
,記者來到江西省湖口縣城山鎮(zhèn)大塘村
,采訪了正在自家水田抽水泡田的村民胡秀枝,她說:“去年底
,村里補助
、村民集資8000多元
,為村集體開挖了3口水塘。今年遭遇大旱
,我家4畝水田也干得厲害
,多虧集體塘里蓄了水,中稻耕種才有了保證
!
湖口縣防辦負責人告訴記者,組織群眾利用小水塘
、水水壩開展提水灌溉
,這是干旱之年群眾開展生產(chǎn)自救的有效辦法,小水工程雖然小
,但在抗旱保灌中的確可以發(fā)揮大作用
。
小水工程,能夠抗大旱
,保灌溉
,保插種。那么
,覆蓋灌區(qū)的水庫工程
,則在大旱中彰顯出巨大威力 。

宿松花涼亭水庫為灌區(qū)提供抗旱用水
6月1日下午
,烈日依然當頭
,天氣非常赤熱。但在安徽省宿松縣許岺鎮(zhèn)紅興村雨岺支渠旁
,記者卻感到十分的清涼
。近2米寬的支渠盛滿一渠清流,順著閘口流向下游
。在渠邊碰上正往自家旱地挑肥的村民張秉福
,他向記者說
,“家里有4畝旱地
、2畝水田,要不是住在灌區(qū)緊挨渠道
,這樣大的旱情
,水田旱地都會因旱歉收的
!笨h防辦副主任張勇剛告訴記者
,“花涼亭灌區(qū)有12萬畝耕地,這渠水就是從花涼亭水庫放下來的
,水庫從5月10日向下游灌區(qū)放水
,至今已放出1600萬立方米
。目前,雨岺支渠覆蓋的以水田為主的1.2萬畝中稻灌溉都得到保證
,灌區(qū)的豐收不成問題
。”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1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