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牌”的力量
——安徽省蕪湖縣建立農田水利建設管理良性機制探尋
農村稅費改革取消“兩工”后
,農田水利投入新體制
、新機制尚未形成;鄉(xiāng)鎮(zhèn)機構改革取消水利服務站
,基層水利服務組織缺失
,工程管理嚴重缺位……面對重重困境,農田水利該如何抓
?
在安徽蕪湖縣有這樣一種機制
,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納入全縣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通過強有力的考核獎懲帶動各方參與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積極性
,從而形成了全縣四大班子齊抓共管、縣鎮(zhèn)村三級聯(lián)動
、農民群眾積極參與大干水利的良好局面
。近年來,該縣在安徽省組織的15屆全省“江淮杯”競賽評比中
,14次獲獎
,并榮獲“全國水利建設先進縣”稱號。
動真格:“一票否優(yōu)”,壓力變成動力
溝渠交錯,道路平整
,渠水清清
,風吹波起,垂柳輕拂
,稻香沁人
,這是入秋時節(jié)記者在蕪湖縣保太村見到的動人畫卷
!笆徍h農田水利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得益于我們多年堅持并嚴格兌現(xiàn)的‘紅
、藍
、黃牌’制度
!笔徍h水務局局長朱景木說。
在蕪湖縣水務局
,記者了解到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制定詳細的水利興修檢查評比辦法,在完成下達計劃任務
、標準質量
、軟件資料、管理維護和綠化美化等方面分別確定相應分值
,組織縣四大班子分管領導
、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各鎮(zhèn)負責人進行全面檢查
,得分前兩名的鎮(zhèn)為“紅牌”單位
,得分三四名的鎮(zhèn)為“藍牌”單位,最后一名的鎮(zhèn)為“黃牌”單位
,對“黃牌”單位實施“一票否決”
,取消其年度所有評先評優(yōu)資格,主要領導
、分管領導當年不得提拔重用
。同時,給予紅牌
、藍牌單位相應的以獎代補資金
,黃牌單位取消以獎代補資金。
強有力的獎懲機制帶動了該縣農田水利興修熱情迅速高漲
,縣
、鎮(zhèn)、村逐級簽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責任書
,責任和壓力在經(jīng)過有效的傳遞后
,集聚成大干水利的強大動力
!叭绻昧它S牌
,不能評先進不說,更重要的是
,以獎代補的錢沒了
,既沒面子
,更不好向群眾交代
。”灣址鎮(zhèn)雙馬村支部書記謝慶斌說
!懊磕晁d修前,我們努力做到早謀劃
、早決策、早行動
,明確要干的項目
,籌措相應的資金
,及早協(xié)調發(fā)動群眾。這樣
,工作才不致陷于被動
,在考核評比中才能占得先機
!
見實效:你追我趕,一浪高過一浪
“去年灣址鎮(zhèn)下達我村計劃土方3萬方
,結果我們干了7萬多方
,鎮(zhèn)里兌現(xiàn)以獎代補資金近40萬元
!敝x慶斌站在去年竣工的梅龍湖大塘邊告訴記者
。
實現(xiàn)興修任務翻番的雙馬村
,是蕪湖縣爭干水利的一個縮影
。由于逐級實行“紅、藍
、黃牌”制度
,鎮(zhèn)與鎮(zhèn)之間,村與村之間無形中形成競爭
。為了不在考核評比中落后
,各地都爭先恐后
,呈現(xiàn)百舸爭流
、你追我趕的良好態(tài)勢。各地都千方百計增大投入
,形成以縣
、鎮(zhèn)投資為主體,以群眾“一事一議”籌一點
、大戶承包投一點為輔助的多元投資體系
!叭ザ翊
,我們安排了近2000萬元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把全鎮(zhèn)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都拿出來干水利了
!碧招伶(zhèn)鎮(zhèn)長翟發(fā)金自豪地說。蕪湖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入逐年增加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
,“十一五”期間
,全縣累計投入資金4.25億元。
水利興修投入的增加
,帶動了群眾興修水利的積極性
,全縣呈現(xiàn)一波高過一波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熱浪
。2011年水利興修,全縣開工各類大小水利工程263處
,完成土方355萬方
,一度創(chuàng)造了日上機械750臺套的壯觀場面
!笆晃濉逼陂g
,全縣共完成土石方8939.17萬方,改善灌溉面積39.4萬畝
,新增灌溉面積5.11萬畝,新增除澇面積6.17萬畝
,改造中低田16.57萬畝
,建設旱澇保收農田5.36萬畝。
水利興修的有力推進
,從根本上改善了干群關系
,從而實現(xiàn)了政府主導與農民參與的良性互動。陶辛鎮(zhèn)保太圩由于缺乏大量的溝塘調蓄水面
,工程不配套
,水系不暢通
,“晴天蒼蠅亂飛
、雨天污水奔流、汛期莊稼受淹”
,群眾怨氣很大
。“對村委班子意見非常大
。”保太圩村黨總支書記楊克祥說
,“去年
,投入120萬元對保太圩進行整治,全村群眾積極響應
,‘一事一議’一家沒拉下
,積極性非常高
,F(xiàn)在,渠暢了
,水清了,路好了
,大家歡呼雀躍
,現(xiàn)在村委的工作也好做多了
!
求長遠:三位一體 ,再現(xiàn)江南水鄉(xiāng)
荷花潔白如雪,渠水碧綠似翠
。千年古圩,萬畝水系
,溝渠相連
,身歷其境,留連忘返……每年陶辛鎮(zhèn)的荷花游成為江南水鄉(xiāng)的一大景點
。而這令人迷醉的美景
,是與水利工程的管護分不開的。
三分建
,七分管。蕪湖縣在強力推進農田水利興修的同時
,沒有忘記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護
,在水利興修之初就將其納入考核評比內容。在《蕪湖縣2010~2011年水利興修檢查評比辦法》中
,長效管理機制附加分0.6分
,溝渠湖塘綠化美化加分最高上限為10分,同時進行了相對應的細化
,如達到美化標準的單邊每1公里加0.5分
。
提高管理水平
,人員是關鍵
。為穩(wěn)定管護員隊伍,提高管護員的工資待遇
,該縣普遍采取的是把農村水利工程管護員
、新農村居民點衛(wèi)生保潔員、農村公路養(yǎng)護員有機的結合起來,實行“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
。管護員是經(jīng)過村委摸底調查,整合村民
、青年志愿者
、老年協(xié)會等力量,采取自愿報名
,綜合考察
,擇優(yōu)錄用的原則選聘的。工資待遇問題由鎮(zhèn)政府同村委會共同籌資解決
,鎮(zhèn)財政撥70%
,村委會自籌30%
。與此同時,加強日常管理
,嚴格檢查考核
。各鎮(zhèn)領導組會同村委會按照制定的百分制考核標準進行考核,每月檢查1~2次
,每半年考核一次
,檢查結果納入年終考核評比
,根據(jù)考核結果發(fā)放管護員的工資
。
考核加分的激勵,加上“三位一體” 的管理
,確保了該縣農田水利在建和管時都能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
,“水清、岸綠
、景美
、路通”的水利工程成為當?shù)匦罗r村建設的一道風景線
!斑@里自然環(huán)境條件優(yōu)越,我們將通過農家樂旅游項目進一步開發(fā)
,逐步形成集農田灌溉
、生活用水、水面養(yǎng)殖
、旅游
、休閑為一體的水利工程
!敝x慶斌對梅龍湖的綜合開發(fā)利用充滿信心
。(
本站記者 范智)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1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