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第8號臺風“鳳凰”減弱的低氣壓影響,一場強度超過歷史極值的特大暴雨籠罩長江滁河流域
。短短兩天時間,最大降雨量烏衣站達634毫米
,點暴雨量超過百年一遇,面平均暴雨量達到百年一遇
。受強降雨影響
,安徽滁河干支流水位迅速上漲,全線超過保證水位
,襄河口水文站最高水位達14.23米
,超保證水位0.73米,超歷史最高水位(2003年)0.24米
。
大同圩堤壩告急
!滁河大堤全線吃緊,滁河干堤幾乎一夕之間散布開30余處險情
,最險處的大同圩龔莊段堤壩滑坡長約200米
,厚實的堤壩被洪水泡松,滑坡塌方不斷
,堤壩最窄處竟只剩下一米寬
,情勢十分危急。
大同圩是與滁河干堤相連的一個萬畝大圩
,保護耕地面積3.7萬畝
,圩內常住人口約為7000多人。一旦破圩
,滁河洪水就會瞬間傾倒進來
,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
,直接關系到今年滁河防汛大局
。
保大堤,護民生
,黨政軍民攜手合力
,展開了一場大堤保衛(wèi)戰(zhàn)。
生命高于一切。面對大同圩這場突如其來的險情
,在搶險主戰(zhàn)場
,有一支英勇的隊伍,他們時刻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
,發(fā)揚“獻身
、負責、求實”的行業(yè)精神
,頂烈日
,冒暴雨,不畏艱險
,身臨現(xiàn)場查險情
,科學分析謀方案,這就是日夜奮戰(zhàn)搶險第一線的安徽省市縣水利專家
。面對大同圩的特殊險情
,省防指和省水利廳專家現(xiàn)場會商,完善搶險方案
。
在現(xiàn)場
,水利專家深入到部隊指戰(zhàn)員和武警官兵中間,給戰(zhàn)士們講解土戧施工要點
,一遍一遍地檢查施工質量
,一遍一遍地提醒戰(zhàn)士注意安全。
“受到今年第八號臺風的影響
,滁河流域普降暴雨到大暴雨
,點雨量超過百年一遇、面雨量達到百年一遇
、各主要站點水位超過歷史極值
。”穿著解放鞋
、戴著草帽的安徽省水利廳廳長紀冰聲音嘶啞
,神情凝重。作為現(xiàn)場搶險專家
,他與專家組其他同志已守候在這里超過一天一夜
,“在8月3號早晨,滁河干流大同圩龔莊段出現(xiàn)了重大險情
,150多米堤岸整體大滑坡
,滁河干堤眼看就要從這里決口,這也是今年我們抗洪搶險遭遇的最大險情
!
堤壩邊,口號聲、命令聲此起彼伏
。兩排戰(zhàn)士面對面一字排開
,綠色的迷彩服、橙色的救生衣就是這條“傳送帶”的底色
,砂石袋
、泥土袋從他們的手中一刻不間斷地迅速傳送到塌方堤壩的背后,按照水利專家組的搶險方案和現(xiàn)場指導
,整齊地壘成方形的“土撐柱”
,越壘越高,支撐著單薄的堤岸
。
除了“土撐”
,守候在現(xiàn)場的水利專家還想出了“分流”的辦法,引出一兩條小小的水渠
,靠涓涓細流減輕洪水對堤壩的壓力
,防止長期浸泡可能導致潰壩。
由于黨政軍民密切配合
、聯(lián)合奮戰(zhàn),迅速有效地采取在堤后開導滲溝排水
、靠堤腳做拋石壓重導滲體
、在導滲體后做砂石土混合戧體和適度壓縮襄河口閘流量盡可能降低水位的綜合搶險措施,最后用12萬條麻袋
、30萬條編織袋
、20萬條草袋、近2萬立方米碎石與黃土
,壘起了一條橫向150余米的防滲壓重體
、4個縱向土撐柱。到5日17時左右
,滑坡體后土戧基本按方案實施完畢
,險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08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