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江治理達標工程開工現(xiàn)場
5月15日
,黑龍江省三江治理達標工程順利開工。截至目前
,已有近50家企業(yè)進入現(xiàn)場
,聯(lián)合復測和臨建設施的搭建任務基本完成
,部分堤段已經進入主體工程施工
。
自2014年5月25日黑龍江省三江治理工程開工建設以來,這項工程備受社會關注
。2013年大水之后,許多堤防遭到破壞
,為滿足2014年度汛要求
,黑龍江省實施了三江治理工程的應急度汛工程。松花江干流堤防的應急度汛工程包括:肇源縣肇源堤
、樺川縣新城堤、綏濱縣綏濱堤和富錦市富錦西堤部分堤段
。截至目前
,共完成工程量555.04萬立方米
。同時
,嫩江干流堤防的應急度汛工程也在展開
,包括嫩江縣鎮(zhèn)郊堤防、訥河市二克淺堤防和團結堤防
、泰來縣阿拉新堤防、大山種羊場大山堤防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拉海堤防和綽六堤防
。截至目前,工程共完成工程量1008.3萬立方米
。
規(guī)模如此之大的水利工程進展能夠如此順利,并能高標準完成各階段預期目標
,離不開黑龍江省委
、省政府的組織保障,各部門的協(xié)調配合以及完善的監(jiān)督管理體制
。
組織保障
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省長陸昊等省領導多次召開各種會議研究推進工程建設
,并深入施工現(xiàn)場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今年3月19日,黑龍江省委
、省政府召開全省水利工作會議,部署以三江治理工程為重點的水利建設工作
,并與各地市簽訂了目標責任狀
。另外,省委
、省政府還成立了省三江治理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省委副書記陳潤兒任組長
,副省長呂維峰任副組長
,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統(tǒng)籌協(xié)調工程建設的相關問題
。陳潤兒分別于今年4月23日和30日、5月6日和15日組織召開會議,全面部署三江工程建設
。
協(xié)同配合
黑龍江省直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協(xié)同配合
,加快三江治理工程的建設
。黑龍江省三江工程建設管理局局長孫飚特別提到
,全省相關部門多次召開工程建設推進會,主要領導指導和安排資金籌措
、征林征地等工作。2014年3月初
,省水利廳成立了三江治理工程建設領導小組
,開展協(xié)調、指導
、監(jiān)督、管理和組織實施工作
,全力推進工程建設
;省發(fā)改委積極協(xié)調前期工作;省財政廳強化資金監(jiān)管
,積極籌措撥付建設資金;省林業(yè)廳全力指導開展永久性
、臨時性占用林地審批工作;省國土資源廳對征地占補平衡指標采取縣
、市
、省調劑措施
,縣級有困難
,市級調劑,市級有困難
,省級調劑
,同時簡化審查程序
,變流程審查為聯(lián)合會審
。另外,按照責任分工
,地方政府對征林征地移民拆遷工作負主體責任
,并組織實施。工程涉及的市
、縣
,主要領導掛帥,抓好落實
。
黑河市確立了四級聯(lián)動的工作機制,市里抓全局
,縣級負總責
,鄉(xiāng)鎮(zhèn)打頭陣,村屯站排頭
,抓重點問題集中攻堅,統(tǒng)一部署
,全面推進
;遜克縣政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所有工程建設涉及的征林征地
、移民拆遷等責任,都落實到縣委常委和分管副縣長
。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相互配合
,為工程建設提供了必要條件。
組建隊伍
組建高素質的項目法人和選擇實力強的施工隊伍
。通過考試招聘人才來充實項目法人人員,并從地方選調優(yōu)秀人才進入項目法人單位
。2014年冬天
,組織項目法人參加培訓班,提高其業(yè)務素質
。按照水利部要求,黑龍江省三江工程建設管理局作為工程項目法人
,對三江治理工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負總責
,保證了概算統(tǒng)一、質量標準統(tǒng)一
、進度統(tǒng)一和驗收統(tǒng)一。在選擇參建隊伍方面
,三江治理達標工程的招標投標前期準備工作嚴格程序
,公開透明
,面向全國
,開放市場
,打破了黑龍江省水利建設的常規(guī)模式。中水
、中鐵
、葛洲壩集團等68家具備特級
、一級資質的施工隊伍參與競標
,一次性完成了23個標段競標。
強化監(jiān)督
努力做到堅持依法依規(guī)和強化監(jiān)管
。第一
,黑龍江省圍繞三江治理工程建設的實際情況制定了20余項制度
,省三江工程建設管理局制定了10余項制度
。省委、省政府把工程建設納入全省目標考核和重點督辦內容
,并明確每年5、6
、9月開展3次督導檢查
。省水利廳成立了由4位副廳長帶隊、廳相關處室人員組成的聯(lián)合督察組
,對工程建設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
。第二
,加強質量控制
。省水利廳和松遼委在黑干聯(lián)合建立了項目質量監(jiān)督站,松干
、嫩干和相關市地聯(lián)合建立了項目質量監(jiān)督站,對工程建設質量進行全程監(jiān)督
,同時
,實行質量“飛檢”。第三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安全生產實行準入制,全面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
,經常開展隱患排查治理等
,使安全生產意識深入人心
。